常见问题解答
您当前位置:
主页»新闻动态»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 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武王墩一号墓等入选

时间:2025-05-14 16:09:02 浏览量:4

  今天(2月19日),年中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了六项“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国考古新公布分别是发现:吉林和龙市大洞遗址、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浙江址武甘肃临洮县寺洼遗址马家窑文化聚落、仙居县下选陕西宝鸡市周原遗址、汤遗安徽淮南市武王墩一号墓、王墩江西景德镇市元明清制瓷业遗址群。号墓

  另外,等入乌兹别克斯坦蒙扎铁佩遗址入选国外考古新发现。年中

  大洞遗址

  发现1.7万年前后人工石雕塑

  吉林和龙市大洞遗址,国考古新公布是发现目前东北亚地区规模最大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旷野遗址。2021-2024年,浙江址武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多家单位对该遗址开展了主动性考古发掘。仙居县下选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 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汤遗<strong></strong>武王墩一号墓等入选

  △大洞遗址历年发掘区示意图

  在距今1.7-1.5万年的地层中,考古队发现了带有“V”字形的刻划石制品,初步判断这件石制品应为人工的石质雕塑。据介绍,关于现代人行为起源与扩散问题的研究中,带刻划痕迹的遗物常常被视作证明“行为现代性”的重要特征之一,甚至被作为语言出现的证据。综合该遗址多种发现,显示出我国长白山地区在东北亚古人类演化与迁徙扩散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 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武王墩一号墓等入选

  赤铁矿石雕

  下汤遗址

  呈现我国早期稻作农业社会样貌

  截至2024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浙江仙居县下汤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了壕沟、人工土台、房址、食物加工场所、红烧土“广场”遗迹等。综合研究后,考古队初步复原出下汤远古村落的结构布局,这是我国早期稻作农业社会组织结构的重大突破。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 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武王墩一号墓等入选

  下汤遗址上山文化聚落复原示意图

  据介绍,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长江流域一系列稻作遗存的发现,学界提出了水稻起源于长江中下游的观点,而其背后的早期社会面貌却知之甚少。下汤遗址贯穿新石器时代始终,经历了从稻作农业起源到新石器晚期农业高度发达的整个历程,新发现的聚落要素、聚落结构,为研究我国早期稻作农业社会提供了重要样本。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 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武王墩一号墓等入选

  北部土台及器物坑

  寺洼遗址

  在黄河上游探源中华文明

  位于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寺洼山村的寺洼遗址,拥有丰富的马家窑文化遗存。2018至202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在这里开展了7次发掘。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 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武王墩一号墓等入选

  寺洼遗址历年发掘区及“围壕(沟)”分布图

  首次发现了史前时期三重近方形布局的大型“围壕(沟)”。三重围壕平行分布、直角转弯,形制布局相当规整。每条围壕口部宽约9-11米,整体看,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约450米。其始建和主要使用年代为马家窑类型时期,距今约5000年,是目前已知国内最早的多重近方形大型“围壕(沟)”结构,为后世(长)方形“城池”的出现奠定了早期基础。综合三重“围壕”内外的诸多发现,寺洼遗址所在区域为一处马家窑文化聚落群,寺洼遗址属于引领者,是该遗址群中的一处中心性聚落。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 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武王墩一号墓等入选

  “围壕”西南角内侧(上为北)

  专家表示,寺洼遗址马家窑文化大型聚落展现了5000年前黄土高原西部早期社会的发展水平和文明化程度,填补了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中黄河上游核心腹地关键时期的空白。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 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武王墩一号墓等入选

  出土陶器

  周原遗址

  西周甲骨文再次大收获

  持续至2024年,陕西宝鸡市周原遗址考古队进一步明确,该遗址拥有宫城、小城与大城三座西周城垣,规模之大,彰显着周原遗址的都邑地位。尤其在宫城东南门西侧的壕沟内,发现了200余片卜甲、卜骨残片,初步辨识出刻辞180余字,这是西周甲骨文的又一次重要发现。这些甲骨文,涉及天文历法、历史地理、军事战争等多方面,对解开西周诸多历史谜题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 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武王墩一号墓等入选

  “秦人”刻辞甲骨及刻辞摹本

  武王墩一号墓

  揭开楚国礼乐文化新内涵

  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2020年至今,持续5年多的发掘和研究,已确认武王墩大墓是经科学发掘的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的楚国高等级大型墓葬。共出土器物1万余件,其中包括各类青铜容器154件,围绕着青铜鼎,形成九鼎八簋八簠、七鼎六豆六敦、三件镬鼎、三件箍口鼎的基础鼎制组合。这些发现,与既往所知的楚墓截然不同,显示出战国晚期楚国王陵的独特礼制。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 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武王墩一号墓等入选

  武王墩一号墓东Ⅰ室

  乐器类文物也是武王墩一号墓的大宗,包括两套23件铜编钟,一套20件石编磬,不少于50件(套)的瑟和至少5种类型的鼓,不少于10件(套)的竽。专家表示,武王墩一号墓所反映的乐器面貌,与战国早、中期高等级楚墓相比变化较大,大型组合编钟被大量的丝竹类乐器取代,呈现了战国时期楚国礼乐文化的发展演变。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 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武王墩一号墓等入选

  镂孔玉璧

  厘清景德镇元明清制瓷业发展脉络

  本次发布的“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最后一项,聚焦元明清时期。为景德镇申遗提供基础性支撑,2024年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景德镇相关遗址点进行针对性发掘。2024年度发掘涉及14个遗址点,分别关注镇区瓷业发展、原料来源产区、燃料来源产区、道路交通网络等。其中,御窑厂遗址、落马桥遗址和观音阁窑址的考古发掘,揭示了明清两代御窑厂的历史变迁和南宋至近代镇区民窑的发展脉络。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 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武王墩一号墓等入选

  御窑厂出土凤首执壶

  (总台央视记者 艾达 张立雷 吴经伟)

  [ 责编:杨煜]

产品中心
文化
综合
中心
荣誉资质
荣誉资质
专业团队
新闻动态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常见问题解答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TEL

020-123456789

邮箱:admin@aa.com
手机:020-123456789
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
Copyright © 2002-2017 上海杭宙叉车有限公司
友情链接: 北京石景山开展反食品浪费宣传活动  高校博物馆悄然成为青年打卡胜地  沈阳推动新增1000家以上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  《黑神话:悟空》主题艺术展:见证中国美术学院百年美育传统的当代表达  回家的这些珍宝藏着哪些历史密码  北京多区共绘世界读书日文化图景  大连两家药房哄抬价格被大连市场监管局立案查处  中小学校园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北京首家落户方庄小学  山东宁阳:开展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  “网络影视反盗版联盟”成立,重点打击网盘侵权等  福建南平:创新服务模式 赋能个体工商户发展  中国面向海外开展“中文+职业技能”教育 汉语作帆传文化 技能为翼育巧匠  2025(春季)北京书市今日开幕  电影节上的动漫影视:打破“次元壁”,线下也精彩  第五届“童颂中华”青少年经典诵读征集展示活动启动  五色糯米饭里的发展机遇  回家的这些珍宝藏着哪些历史密码  厦门市智能医疗器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通过验收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未成年人“吃谷”谨防消费陷阱  河北省公布第三批疫情防控期间违法典型案件  让问题口罩无处藏身!浙江查处曝光一批口罩违法典型案例  《黑神话:悟空》主题艺术展:见证中国美术学院百年美育传统的当代表达  被众人吐槽的西湖醋鱼 为什么曾经那么有名  浙江发布2024年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状况白皮书  认证添翼 “粉”向世界——广西市场监管局助力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纪实  谷雨花开,照见千年风雅(古悦新喜)  当茂腔邂逅二十四节气  图集:“非遗焕新购物月”活动启动现场再现中式文化多元消费场景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望奎皮影:光影下的艺术传承  合肥:“万企”纷至沓来 助力“万村”振兴  高校博物馆悄然成为青年打卡胜地  文化中国行丨蜀绣如何让巴蜀文明“活”在当下  立案调查企业4家次 福建省药监局确保疫情时期药械安全  商务部:2024年以旧换新带动产品销售额超1.3万亿元  1月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人次达3363.06万  【丰收江淮】增收之路·产业 安徽寿县甲鱼科技小院正式揭牌  哪吒的法宝  【丰收江淮】增收之路·产业 安徽寿县甲鱼科技小院正式揭牌  北京朝阳曝光两起销售不合格电动自行车案例  广西防城港:强化餐饮市场监管  以译为媒:向世界讲好敦煌故事  北京朝阳:打造“可逛可玩可拍”的牡丹盛宴  商务部:2024年以旧换新带动产品销售额超1.3万亿元  苏峪口瓷窑址贺兰山东麓的西夏官窑(考古中国)  国家大剧院实现“百城千幕”同步直播“第二现场” 千里共赏  集纳51个场馆,“华剧院”品牌正式发布  福建厦门一酒店未明码标价被处罚  哈尔滨规范早夜市计量器具使用  江西省市场监管部门强化“五一”期间市场价格监管工作